張吉安將同學遭遇搬上大銀幕
《搖籃凡世》榮獲瑞士評審團大獎
馬來西亞電影導演張吉安(Chong Keat
Aun),兒時成長於馬、泰邊界的吉打州,父親是當地助人驅魔的解降師。他於影視系畢業後曾擔任剪接師、星洲日報記者、劇場創作等工作,曾發起《鄉音考古》計劃、行腳大馬各大鄉鎮,採集各種籍貫長者口述歷史長達20年之久,內容涵蓋下南洋、二戰經歷、民俗野史、口傳歌謠、戲班曲藝、513事件等,更於馬來西亞國家電台節目擔任廣播人12年,曾獲「安卡莎國家廣播大獎」最佳廣播人獎。
2020年,張吉安投入拍攝首部電影《南巫》,以童年真實經歷、描述父親遭村人下降頭事件為引體,實則延伸至人界、邊界、巫界、國族和離散故事,榮獲第57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、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、奈派克獎(NETPAC)和亞洲電影觀察團推薦獎。
2022年,張吉安第二部短片《狼牙的御女》入選金馬影展世界首映,其最新的電影企劃案《金蘭荖葉》,改編自大馬最後一位廣東媽姐,晚年時期守住老社區的口述故事,也榮獲金馬創投會議最高榮譽「百萬首獎」。
2023年,張吉安第二部電影《五月雪》,劇情以一個戲班和娘惹家族經歷大馬1969年「513事件」為背景,勇奪第80屆威尼斯影展電影藝術獎,並獲邀為2023金馬影展開幕片,更榮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等9項大獎提名。
2024年,張吉安第三部電影《搖籃凡世》窺探大馬保嬰艙議題,一舉獲選東京國際影展,並連獲金馬國際影展、上海國際電影節選映,並榮膺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片。該片的拍攝靈感,源於9年前張吉安還任職廣播主持一職時,發現「保嬰艙」在大馬彷彿「隱形的存在」,人們視而不見、更絕口不談。張吉安就有位大學同學,曾將嬰兒送到「保嬰艙」,卻因未曾留下識別身份的資料,後來感到內疚希望尋孩子,但已不可能。她後來在「保嬰艙」做志工,除彌補當年的愧疚,也期盼奇蹟來臨的一日。
張吉安雖曾採訪該同學並錄製成節目,關切馬國為數不少的單親媽媽處境,最後卻因題材太過敏感而遭到禁播。直到晟創娛樂負責人林錦成找上張吉安,建議他重啟該議題拍攝,《搖籃凡世》於是誕生。張吉安藉吉隆坡一所24小時營運的「保嬰艙」為劇情背景,講述一段關於遺棄與拯救、創傷與療癒的感人故事。電影延續他一貫的人文視角與社會關懷,除為社會弱勢發聲,更捍衛女性身體自主權,榮獲瑞士弗里堡國際影展青年評審團大獎。